青年节|曹彬教授致青年医师:去掉与失败相捆绑的虚荣,失败就不是失败
仿佛对当医生有一种天然的热爱,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曹彬教授,不但善于为患者解除病痛,更喜欢研究临床问题。他学术成就斐然,主笔和参与多个临床指南,也有“长江学者”“杰青获得者”等多个头衔在身,但他从未停止思考,甚至是反思临床经验能给患者带来多大的益处?
4月20日,在第十五届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期间,《医师报》联合呼吸空间,就临床科研等问题对曹彬教授进行了专访。曹教授以他的科研经历告诉我们,年轻医师不言失败,去掉与失败相捆绑的虚荣,失败就不是失败。
世界图书日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t0644pboxi6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我国指南仍缺少
强有力的证据
医师报:对很多青年医生来说,国际顶级期刊充满神秘感。据了解,您曾经到访NEJM编辑部,这次交流访问中您有哪些体会?
曹彬:2017年我应邀到哈佛大学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编辑部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访问,印象最深的是杂志对临床研究的要求:Find the truth(发现真相)和Change the practice(改变临床实践)。主编Dr. Drazen第一天与我们交流的时候,用了1张幻灯片令人印象深刻,那是一张赌场的轮盘照片。他告诉我们,在很多情况下,临床医生在做临床干预时,靠的是“猜”和“赌”。因为临床医生并不知道所用的干预手段,对患者而言是有用还是没用的。我们每天都在看文献,研究各种治疗方法,有的患者预后很好,但这些仅为个例,很难形成强有力的证据。在特殊患者特殊背景下某些干预是有用的,但是换到另一种场景另一名患者身上,或许就是无效甚至有害的。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。
我个人对临床和科研很感兴趣。我的成长也分为多个阶段:刚刚开始了解肺炎时,作为新手,通过看书、读文献,参与肺炎病原学调查,在一段时间内觉得自己懂得很多,认为自己是很优秀的肺炎诊治专家;慢慢地,接触到更多临床问题,看到更多文献,发现自己所做工作和对肺炎的了解越来越不足,离肺炎诊治需求差得越来越远。
2016年我们制定了《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》,提供了很多诊治建议。但现在看来,大多数缺乏证据。这是令我很难受的一件事。不只是我国,2016年美国HAP更新指南,也让几乎所有医生都很失望——无论是强推荐还是弱推荐,其证据都非常少。这是我们作为临床医师所要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。未来几十年,我们要做的就是弥补证据缺陷,让证据链条变得更多、更充分、更合理,只有这样才能称自己为专家,否则就是在“赌博”。
现在每当查房时,我经常会问自己和同事:“我给患者的处方是对的吗?还有其他选择吗?是否存在其他医疗伤害?”这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问题,也是未来奋斗的方向。
高质量临床研究
需要充足的科研时间来保证
医师报:可是我国有那么丰富的医疗资源,为何未能形成强有力的证据?
曹彬:我们常说中国的医疗资源丰富,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。缺点是临床医生几乎找不出时间来做临床研究。有的年轻人会抱怨,每天工作到晚上八九点,回家需要照顾孩子。当一切安顿后,要读文献、做科研,确实非常困难。
做科研的最理想状态是,医生处于放松状态。如果临床压力很大,即使很有兴趣也很难完成高质量的临床研究。高质量临床研究需要充足的科研时间来保证,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临床医生是做不好科研的。
此外,我们在积累证据的时候缺少对照,没有对照就不能说我们的治疗方法是更好、更合理的。
优秀的临床医师独立思考,并随时准备开展临床研究
医师报:以您做科研的经历,请您谈一谈年轻医生该如何做科研?
曹彬:我也是从一个一无所知的住院医师成长起来的,对年轻医生而言,对临床、对科研保持兴趣非常重要。不能仅仅满足于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,如果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,很难成为优秀的医生。我经常对年轻医生说,优秀的临床医师是独立的。假设你不是工作在大医院,而是某个基层卫生所,需要一个人面对很多患者,并独立判断、诊疗时,该如何完成这项工作?即使工作在在大医院,有同事和老师的帮助,也要放弃依靠,主动独立自主地管理患者。我最喜欢的年轻医生是能够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,同时拿出证据的医生。这样的医生善于思考、善于发现问题、善于质疑,一定会对临床科研有兴趣。因为老师和教科书已经解决不了他的问题,只能靠自己去研究。
如果一开始没有资源不能形成系统研究设计,在积累阶段可以做两件事:第一是总结有意思的病例,通过病例报告或文献复习的形式发表体会。论文发表是对自己最直接的自我激励,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。第二如果恰好在一个有能力的团队中,且团队正在做临床研究,自己作为参与者贡献一份力量,从科研设计,到立项、质量控制、数据整理分析、论文写作、发表,这个过程参与的次数越多,收获会越大。所有临床研究做得好的医生,一定是从最基础最细微的工作开始的。如果恰巧能够参与多中心研究,那么在参与过程中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研究团队和人员,这对今后研究和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要鼓励年轻医生尽量参与到研究中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不管是发挥独立作用还是集体作用。
去掉与失败相捆绑的虚荣,
失败就不是失败
医师报:在科研过程中,有的人并不是那么顺利,您是如何看待失败?
曹彬:在我一开始作为年轻医生接受培训时,导师对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形成了临床研究的意识和习惯。人在成长过程中,时刻在为失败做准备。成功只是偶然,大多数时候我们遭遇的是失败。
我们经历过了,不是吗?
我们现在的“有”,将来都会归于“无”。
如果去掉与失败相捆绑的虚荣,就会觉得失败并不是失败。
往期回顾
▶聚焦|澳能是儿童放心使用的激素?北大朱学骏教授痛斥:你们在说谎,误导大众!
编辑: 毕雪立 值班:裘佳